廣西知識產權糾紛案----蛤蚧酒引發的“地震”
來源:新華網
蛤蚧酒號稱“德保五寶”之一,是當地著名的地方傳統特色產品。去年,德保縣一起關于蛤蚧酒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糾紛案,在當地保健酒業引發了如同“地震”一般的效應。在這起案件發生后,該縣啟動了對蛤蚧酒申請地理標志保護等一系列工作。
此前,當地有一家頗具生產規模的酒廠發現,市場上出現了另一個品牌的蛤蚧酒,跟該廠生產的產品名稱相同、字體近似、包裝相同、裝潢近似。“我們覺得,對方就是山寨商品!他們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原告酒廠負責人這么認為,并一紙訴狀告至百色市中級法院。
法院經審理認為,涉案商品的商標經過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認定,可認為是知名商品。“但是,原告所主張的,被告行為構成擅自使用其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不予支持。”主審法官指出,原告酒廠此前經歷資產轉讓和著名商標轉讓,這些與關聯知名商品的包裝、裝潢權利形成或轉移沒有必然聯系,因此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去年5月29日,廣西高院二審,也維持了原判。
在此案中,審理這起知識產權糾紛案的法官們并沒有單純以結案作為工作最終目標,而是主動延伸司法職能。“歸根到底,發生這起案件的原因在于德保出現了許多本地掛名、外地生產的蛤蚧酒生產及銷售企業。”廣西高院民三庭庭長、這起案件二審法官駱金盛指出,當地的無序競爭也導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從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促進公平競爭和有序發展的目的出發,廣西高院民三庭向德保縣政府發出司法建議,提出了整合地方資源、組建行業協會、界定保護范圍、規范生產工藝等申請德保蛤蚧酒地理標志保護的措施。
很快,這份司法建議得到德保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及時召集相關部門進行認真研究。該縣充分利用當地蛤蚧酒的品牌優勢和特色資源優勢,通過整合方式建設保健酒生產基地,申請地理標志保護等工作緊鑼密鼓開展著……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