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專利實力全國排名提升7位 找到軟肋下準藥
2014-7-2 11:15:00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李新雄 黃華祿 字體大小:大 中 小
讓我們來看一組振奮人心的數據:2013年廣西發明專利受理量達1.438萬件,獲發明專利授權1295件,增長率均居全國首位;2013年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0.79件,增長率躍居全國第二;前不久發布的《2013年全國專利實力狀況報告》顯示,廣西專利綜合實力在全國排名由2012年的第23位升至第20位,相比2011年廣西第27名,兩年里躍升7位……
“組合拳”激發全民發明
“兩年前自治區把發明專利申請量納入區市政府工作績效考評,并作為各市科技創新工作績效的唯一指標加以考核時,意味著廣西的知識產權迎來了黃金發展時期。”自治區知識產權局局長李昌華說起兩年前廣西實施知識產權發展戰略時感慨道。
2011年我區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0.4件,知識產權發展與經濟發展不匹配。按照國家要求,自治區提出到2015年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要達到3件,5年要實現10倍翻番。時間緊任務重,怎么辦?
開展全民發明創造活動和實施發明專利倍增計劃;將發明專利申請量列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加大資金投入;出臺激勵政策……一系列“組合拳”掀開了我區實施全民發明創造的新篇章。
從2012年開始,自治區通過與各市簽訂目標責任狀,把任務層層分解落實,任務明確,責任明確。自上而下迅速推動全民發明創造活動。
以河池市為例,2011年該市發明專利的申請量為59件。2012年開始,在專項經費支持下,全市實施專利特派員下企業制度。一名專利特派員通過定期深入企業服務,充分挖掘專利資源,在20多家企業里成功遴選出專利資源,并完成了十幾件發明專利申請。2012年河池市的任務是完成發明專利申請105件,最后超額完成達到151件;2013年的任務是250件,最終完成了353件。如果不實施發明專利倍增計劃,按照以往的工作進度,要完成這一任務申請量,河池市至少要多花5年以上時間。
這只是我區各市推進發明創造取得成果的一個縮影。2013年全區14個市均超額完成當年的發明專利申請目標任務,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達43.8%。
2.2億元助力專利倍增
“我兩年前申請發明專利大概花了1萬多元,這數額對我來說有點貴,當時申請沒通過。沒想到今年我申請專利時工作人員告訴我政府有專項補貼,我只用出小部分錢就可以了,這對搞發明的人來說真是大喜訊。”來自柳州的專利權人郭先生對我區真金白銀資助專利申請和授權獎勵這一舉措贊不絕口。
郭先生享受到的專項補貼是2012年出臺的《自治區專利申請資助和獎勵暫行辦法》規定的內容。
搞發明創造,沒有投入保障很難有發展,為此我區明確規定:“十二五”期間投入2.2億元專項資金支持開展全民發明創造活動,這意味著自治區年平均投入近5000萬元重點支持發明專利申請資助和獎勵、發明專利引進、專利服務發展等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兩年來我區支持企業申請發明專利的資金就達3400萬元,而企業的發明專利申請量也直線飆升,占到全區發明專利申請的近一半。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用今非昔比來概括我區專利的發展形勢。以前全區每年就300萬元的專利工作經費,連維持基本的業務都有困難,更別提推動發明創造了。2011年前自治區曾提出要培養知識產權“十百千人才培養計劃”,雖然計劃很切合廣西實際,但終因缺乏經費不了了之。現在每年經費比幾年前多了十幾倍,自治區知識產權局打出“組合拳”,緊鑼密鼓地加強自治區知識產權機構建設,加快發展專利代理機構,建設專利轉化交易平臺,舉辦廣西發明創造成果展覽交易會,進一步優化了廣西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發展環境,換來了我區發明專利申請量2012年、2013年連續兩年實現倍增的好成績。
政府牽線搭橋 力促企業專利轉化
“多虧政府牽線搭橋,我們公司嘗到了專利的甜頭,一件專利就從銀行那里獲得了2000萬貸款,大大提高了我們公司發明創造的積極性。”說起2013年8月那次成功的專利質押融資,柳州延龍汽車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陳安健仍興奮不已。
陳安健提到的政府牽線搭橋,正是我區推進專利轉化運用的一項具體措施。
專利只有通過轉化和運用,才能成為企業和產業發展的支撐。為了提高企業申請專利的積極性,我區圍繞食品、有色金屬、汽車等重點優勢產業,支持重大發明專利研發和產業化。廣西從2012年開始連續3年舉辦發明創造成果展覽交易會、專利拍賣會,展示廣西企業的創新成果,為專利轉化提供平臺。得力的措施帶來喜人的成果。2011年,廣西第一款自主品牌中型轎車寶駿630正式下線,突破了廣西汽車產業結構瓶頸,目前已培育出五菱、風行、景逸等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品牌;廣西玉柴成功研發出國內首臺達到歐Ⅵ排放標準的車用柴油機,繼續引領行業發展;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憑借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功開辟挖掘機和裝載機國際市場……
自治區和各市知識產權局積極為金融機構和企業牽線搭橋,推動專利質押融資,僅2013年一年,就成功促成13家企業通過專利權質押獲得1.38億元貸款。
找軟肋下準藥 發展專利中介機構
專利界流行一句話:沒有技術創新出不了專利;不會寫專利申請,同樣也出不了發明專利。一名優秀的專利代理人能夠幫助發明人把真正的創新點寫到位,順利獲得授權保護。
廣西曾有一位技術人員辛苦搞了一項發明創造,但由于不懂寫專利申請書,差點被外省一申請人搶先申請導致其發明作廢。事實證明,要提高發明專利授權率必須依靠實力強的專利中介機構。
截至2010年,廣西的專利中介機構發展水平確實差強人意,全區專利中介機構只有9家,專利代理人30多名,且人員老化、水平不高。為了保證發明專利倍增計劃順利開展,2012年至今,自治區知識產權局大力培養專利代理人隊伍。每年投入200多萬元,免費培訓社會人員報考專利代理人。同時建立專利代理人儲備庫,通過發動高校在讀研究生、各市動員有理工科背景的本科畢業生報名,給予他們免費培訓,并創造條件鼓勵他們參加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由于過去我區專利發展水平低,國家沒在廣西設專利代理人資格考點,要報考專利代理人資格證的考生只能到云南、湖南等周邊考點考試。針對這一情況,我區千方百計爭取到國家支持,從2012年起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南寧增設了專利代理人考點,方便廣西廣大考生應考。
除了充分挖掘內部資源外,我區還通過政府搭臺、對口聯合共建等方式,引進區外成熟的專利中介機構到廣西,快速發展專利代理機構。截至2013年底,我區從區外引進專利代理機構11家,使全區專利代理機構達23家,執業專利代理人87人,同比增長40%。全區專利代理機構代理的專利申請1.59萬件,占全區專利申請總量的68.39%,為發明專利實現倍增提供了有力支持。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