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10月國務院部署開展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檢查整改工作以來,中央國家機關和省、市、縣級政府機關已于2013年底前分批按時完成檢查整改任務,各級政府機關共采購操作系統、辦公和殺毒軟件592.09萬套,采購金額34.38億元。與此同時,軟件資產管理、審計監督、集中采購等制度措施逐步建立健全,保障使用正版軟件的長效機制初步形成。
建立常態化組織領導機制
國家版權局牽頭成立了由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審計署、國資委、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務院法制辦、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全國工商聯等部門和單位組成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協調推進政府機關和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建立常態化督促檢查機制。2013年,先后兩次派出14個督查組,對28個省(區、市)和14家中央國家機關軟件正版化工作進行檢查并對10家中央企業和18家金融機構軟件正版化工作情況開展專項檢查。
完善正版軟件集中采購平臺
國管局開通“正版軟件采購網”,搭建便捷、高效的正版軟件采購渠道,可采購軟件產品包括22個類別、162個品牌、1300余款市場主流產品,價格比省市自行采購同類產品價格低30%左右,部分文字處理、操作系統產品低50%以上。采購單位可在網上完成采購、升級等全流程操作,平均采購周期小于3天。同時,國管局會同相關部門同國內外軟件企業開展多輪價格談判,95%以上的入圍產品再次降價,并擴展“正版軟件采購網”應用范圍,地方各級政府購買軟件享受同中央國家機關無差異的價格和服務。采購單位只需在網站錄入單位名稱、聯系人等基本備案信息,即可在正版軟件采購網進行采購。在“一地招標,全國適用”的政府集中采購模式下,各級國家機關可以有效節省采購的組織、實施成本,并有效解決軟件采購中部分企業差別定價、授權方式混亂、服務標準不一等突出問題。
健全使用正版軟件保障措施
一是規范預裝正版,建立源頭治理機制。工業和信息化部推動實施新出廠計算機必須預裝正版操作系統軟件政策,要求各級政府機關購置計算機辦公設備時,必須采購預裝正版操作系統軟件的計算機產品,從源頭防止軟件盜版。二是落實軟件采購經費,形成軟件采購經費保障機制。財政部將政府機關軟件采購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修訂政府收支分類科目,明確政府機關軟件采購經費的來源和支出途徑,為軟件采購形成了長期穩定的經費保障。三是嚴格軟件資產管理,建立健全軟件資產監管機制。明確了政府機關辦公通用軟件資產配置標準,規范政府機關軟件資產配置行為,對軟件資產的日常管理和維護,以及軟件資產的處置管理予以規范。四是規范經費資產使用,建立審計監督機制。各級審計機關加大對各級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嚴格執行審計程序,將正版化審計結果納入審計報告內容,并依法向社會公告,使審計監督和社會監督相互結合,有力地促進了軟件正版化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