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豆漿機何以用300項專利“包裹”?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 王延斌
以300多項專利將一臺小小的豆漿機“從頭包到腳”之后,韓潤并沒有松一口氣的釋懷。
從2010年至今,三年時間里,這位九陽集團副總裁一直在帶領她的團隊應對多個各種專利官司,對方的來頭一個強于一個,不是行業巨頭就是跨國企業,但官司的核心只有一個,就是豆漿機技術侵權。
“中國豆漿機第一人”的“看家秘密”
200多項中國專利,20多項核心發明專利,這包括了一臺豆漿機全部技術的內涵,也是各豆漿機企業的“看家秘密”,豈容別人侵犯?
1994年,發明了中國第一臺豆漿機時,九陽始創人王旭寧便向山東省知識產權局申請了豆漿機歷史上第一項發明專利——智能加熱技術。從那至今20年間,這家公司用近300項中國專利,20多項核心發明專利的“防火墻”將自己的發明保護起來,這就意味著,要想進入這個領域,這些專利都繞不開。
2008年的“三聚氰胺嬰幼兒奶粉事件”是中國豆漿機產業的分水嶺:之前,幾乎只有始創者九陽公司在“單打獨斗”;之后,豆漿機市場迎來大爆發,競爭甚至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當前豆漿機市場已經進入了寡頭競爭階段,除了產品質量和營銷渠道外,專利方面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權威人士的這句話為這些官司的起因做出了注釋。
這也成了中國豆漿機發明者的“煩惱”:一方面九陽是“中國豆漿機第一人”,幾乎一手推動了豆漿機從一個產品發展為一個產業,這為行業公認;另一方面,九陽重視專利也是事實,既然繞不過他的“專利墻”,那就通過侵權官司等手段“拼一把”,這其中投機取巧的心態可見一斑。
“盡管掌握著國內豆漿機方面的絕大部分專利,但九陽不會封閉所有的技術途徑,也絕對不會依靠知識產權故意打壓競爭對手。”在九陽看來,單靠單打獨斗豆漿機市場做不大,參與者越多,蛋糕就會越大,競爭越充分,公司就能成長的更快,“九陽的態度是尊重科研成果,也愿意和其他企業和平共處,不會讓對手無路可走。”
一張專利地圖的勝利
風起云涌的豆漿機市場,一起起令人怵頭的豆漿機核心技術爭奪官司,為什么九陽總能笑到最后?一張專利地圖揭開了其中的秘密。
在山東省知識產權局,一份來自九陽的專利布點雷達圖被展示出來。“雷達圖的一角表示一個競爭公司,角頂相對于中心的高度表示該公司在每個技術類別上擁有專利數量的多少。”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引,人們能直觀地看出每個技術類別上各競爭公司的專利數量,從而可知各競爭公司在該技術類別上的實力強弱及其技術分布。
在這張圖上,整個圖標的絕大部分面積已經被代表九陽公司的紅色所占據。記者了解到,這家公司目前共有970項專利,發明專利占到了總專利數的10%,而其中有300項左右是豆漿機領域的。
實際上,一場場簡單而又復雜的官司背后,不僅僅是誰是原始專利人的追問,更是對從中央到地方的知識產權機構所塑造的公平正義環境的拷問,也是對地方法院在是非問題上是否堅持原則的檢驗。
九陽是幸運的,而那些侵權者也是幸運的。
九陽的幸運在于,在國內企業界尚未對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形成統一認識,“山寨”“侵權”問題還時有發生的大環境下,無論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還是山東省知識產權局,無論是侵權者所在地法院還是濟南市法院,其所作所為都表現出對九陽豆漿機這個中國原創專利產品的尊重。
而侵權者的幸運在于,不論侵權是否有意,從長遠來看,企業的自主創新離不開良好的國內制度法律環境,沒有相關機構的秉公執法,自己都有可能變成另一個受害者。
一種專利競爭的新模式
當一而再,再而三收到惡意侵犯時,拿起法律武器維權,這是企業最后的“底牌”。
近兩年來,同時面對與飛利浦、蘇 泊爾、美的等多家行業巨頭的專利糾紛,九陽公司運用多年在豆漿機產品上的專利積累,為保護自有知識產權付出了努力,并再次在業內贏得了同行對豆漿機這個中國原創專利產品的尊重。特別是今年8月美的集團就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向九陽提出和解請求,經雙方多輪談判,最終確定并簽署和解方案,美的集團通過向九陽支付高額專利許可費,取得九陽公司豆漿機兩項專利的授權,雙方撤回所有其他訴訟。通過此次與九陽在專利技術方面的合作,美的集團也為中國家電企業樹立了尊重知識產權、尊重創新技術成果的行業典范,在業內取得良好口碑。
當企業面對強勁的競爭對手時,九陽公司憑著對自身技術研發基礎和專利保護方案的信心,依靠各級人民法院的公正裁決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客觀審查,最終以和解的方式保護了自己的知識產權,在使侵權企業嘗到不尊重原創、不尊重知識產權的應有代價的同時,也探索出家電行業專利良性競爭與產業協同合作的新模式。
當企業面對強勁的競爭對手時,九陽公司憑著對自身技術研發基礎和專利保護方案的信心,依靠各級人民法院的公正裁決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客觀審查,最終以和解的方式保護了自己的知識產權。
有專家認為,這是最好的結果,它在使侵權企業嘗到不尊重原創、不尊重知識產權的應有代價的同時,也探索出家電行業專利良性競爭與產業協同合作的新模式。
以專利地圖為工具做知識產權工作,是九陽近兩年的重點策略。
以豆漿機為例,經按照產品粉碎結構、加熱結構、控制電路等做了專利地圖。企業不僅將專利地圖用于進行知識產權管理,而且還應用于營銷管理與技術創新管理,特別可以用于對競爭對手專利技術分布情況進行監測,將使企業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