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文件:知識產權助農業發展增活力
“連續10年關注農業的‘一號文件’,推動我國糧食增產實現‘九連增’。在‘一號文件’的指引下,知識產權助力農業蓬勃發展的作用日益彰顯。”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即“一號文件”)正式公布,成為自2004年以來的第10個“一號文件”。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強化科技創新和培育優良品種仍然是今年“一號文件”的重點工作之一。
專利技術助創新驅動
“有了好政策,農業知識產權創造如逢甘霖,才能取得如今的好收成。”新疆天業農業研究所(下稱天業農研所)農藝師胡成成說,他們經過10年不斷實驗和創新,其專利“膜下滴灌技術”已經成熟,使旱地種植水稻從幻想變成了現實,2012年畝產達到了500公斤。而這10年,正是每年的“一號文件”聚焦農業的10年。
在天業農研所的實驗田,與南方水稻產區不同的是,這里沒有縱橫交錯的水渠,而是采用鋪設在稻田里的覆膜和具有節水功能的膜下滴灌輸水帶進行灌溉。“我們的‘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擁有中國發明專利。”胡成成向記者介紹,該技術結合了滴灌技術和覆膜技術的優點,水、肥、農藥等可通過滴灌帶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由于有地膜覆蓋,該技術大大減少了作物間的水分蒸發,特別適合在干旱缺水的地區種植像水稻這樣需水量較大的作物。連續10年來的實驗表明,與常規灌溉相比,用膜下滴灌技術在旱地種植水稻可節水65%左右,加上使用了專門配制的氮磷鉀滴灌用肥,可節約肥料50%到60%,綜合經濟效益可提高40%以上。同時,畝產由200公斤、300公斤、400公斤逐步增加到500公斤,相當于南方稻區優質稻的水平。
目前,水稻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但由于耗水量大,不適宜在干旱地區種植。據了解,目前,我國南方稻區每畝水稻耗水量在600立方米以上,北方部分地區更是高達1500立方米至2000立方米。全國稻田總耗水量占農業用水總量的65%以上,而全國現有耕地干旱缺水面積占72%左右,每年僅灌區缺水就達300億立方米。不僅如此,在我國農作物種植方面,水的利用率不高,傳統的灌溉方式使農業用水浪費極為嚴重。因此,發展節水型高效農業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專利可以為發展現代農業、高效農業提供有力的支撐,不斷增強農業技術創新能力也正是今年‘一號文件’繼續關注的重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有關專家對本報記者表示,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息息相關,“一號文件”突出了農業科技發展的戰略定位,適應時世,成為農業工作的重要指南。按照今年“一號文件”部署,在剛性需求不斷增長而資源環境要素約束趨緊的雙重壓力下,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
良種培育促糧食增產
2012年9月,地處湘西南的一個偏僻鄉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超級雜交水稻新品種“Y兩優2號”試驗田畝產達到926.6公斤,比普通水稻畝產高出2到3倍,創造了世界雜交水稻畝產的新紀錄。目前,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隆平高科)已經擁有授權的植物新品種153件,而且正在培育更多、更好的新品種。
“農作物植物新品種權作為一種重要的知識產權,對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部植物新品種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農業植物新品種權申請數量從1999年的115件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950件。近幾年更是呈現連年增加態勢,2012年農業部受理的農作物植物新品種申請量同比增長近20%;2012年12月,我國農業植物新品種授權數量已經突破1萬件,提前完成“十二五”農業規劃指標,進入世界前列。正是基于植物新品種培育工作的良好基礎,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連年邁上新臺階。2004年至2012年糧食總產量實現連續9年增產,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躍上新臺階。
近10年來,在“一號文件”指引下,新品種知識產權運用也不斷取得新進展。2010年9月,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培育的小麥新品種“中麥895”以1000萬元價格,向河南聯豐種業有限公司轉讓該品種在河南和江蘇等省的獨家生產經營權,創造了我國小麥品種技術轉讓新紀錄。政策的重視,不僅調動了育種者的積極性,促進了新品種的市場化轉化運用,彰顯了品種的市場價值,也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年來,除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之外,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所、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中國水稻研究所、四川宜賓市農科所等單位的單項品種權轉讓金額均先后突破千萬元。同時,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育、繁、銷一體化的種子公司正在崛起,涌現出了隆平高科、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國豪種業有限公司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競爭力強的種子企業。
據農業部對推廣面積10萬畝以上主要糧食作物新品種統計,近年來,授權新品種每年達到水稻當年的播種面積的21.6%,小麥播種面積的49.3%,玉米播種面積的55.9%,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
“在10年來‘一號文件’的持續推動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大幅提高,為我國農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農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的“一號文件”為增強農業發展活力再次吹響了集結號,新的一年,要凝聚農業創新智慧,不斷釋放農業創新潛能,以知識產權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力爭農業再上新臺階。(知識產權報 記者 趙建國)
13-02-08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