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保險將為企業維權買單
中關村推動知識產權與金融創新深度整合,為企業和保險公司搭建對接平臺,探索開發新險種
每件專利按照其價值支付一定的保險費,在其專利遭到獨立第三方首次實施的侵權行為后,投保的專利權人在維權過程中產生的調查、訴訟和律師費用等,就能獲得保險公司的賠付。這就是近兩年在我國知識產權領域頗受關注的“專利保險”。
專利保險,是在專利研發、專利申請、專利實施與轉讓、專利使用、專利訴訟過程中,由于發生損害專利的行為而提供的保險服務,最早起源于美國,后來英、日等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該險種。
對于我國企業來說,專利保險如今已不再遙不可及。早在2010年底,專利侵權保險就在廣東佛山開辟“試驗田”。2012年初,全國專利保險試點工作啟動,選取北京等地進行試點。北京中關村作為國家知識產權局投融資服務試點和專利保險試點地區,率先探索、先行先試,推出專利執行保險,為進一步推動中關村知識產權與金融領域的創新進程打下了堅實基礎。在12月10日舉行的中關村知識產權金融創新大會上,就有24家企業成為中關村專利保險試點企業,這些企業今后將無償獲得專利風險管理分析咨詢、專利保險方案設計等服務。
據了解,此舉只是中關村知識產權促進局(下稱中關村促進局)專利保險試點工作啟動后第一批試點企業。截至目前,首批專利保險試點企業已累計投保113單,大大提高了企業專利創新成果的保護強度。與此同時,中關村知識產權投融資服務聯盟也及時成立,將促進資源共享、強化聯盟成員知識產權投融資協同服務,開展知識產權金融產品與服務的研究、設計、優化、應用和推廣,構建知識產權投融資快速通道和全流程服務體系。
政府主導 搭建專利保險合作平臺
“今年4月25日,在中關村專利保險試點工作正式啟動后,中關村促進局就在產品創新、組織創新、政策引導、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為專利保險試點工作的開展進行探索。”中關村促進局局長徐正祥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引導企業運用市場化手段加強專利保護,中關村促進局探索搭建了企業和保險機構需求對接的平臺,推行了滿足企業多種需求的新險種——專利執行保險,以促進知識產權與金融創新的深度整合,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據了解,為培育專利保險市場,中關村促進局以政府信用減少市場風險,并減少企業保費和流程。一方面,中關村促進局公開遴選了首批創新能力強、資信良好的中關村企業成為“中關村專利保險試點單位”,并對試點單位提供專利保險全流程服務;另一方面,減少試點單位保費,并給予適當補貼。北京市知識產權局提供專項經費配套保險試點工作,中關村管委會把專利執行保險補貼納入中關村管委會發布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新技術新產品(服務)應用推廣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支持范圍中。
“中關村促進局公開征集和遴選專利保險經紀公司、法律服務機構等專業機構,為中關村專利保險試點單位提供專利保險方案設計、投保、索賠等全方位專業支持,推進第三方服務機制構建,形成了‘人保財險-保險經紀人-企業’的專利保險模式,在率先試點的城市中獨樹一幟,形成鮮明的特色。”徐正祥如是說。
截至目前,已有百度、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等20多家單位投保專利保險,共計113單。從企業覆蓋情況來看,北京市及中關村的優勢企業是試點重點,北京市專利示范企業占58.3%,中關村“十百千工程”重點培育企業占41.7%,中關村“瞪羚企業”占25.0%。從行業領域分布來看,以中關村的支柱產業電子信息領域為主,占到50%。
商業對接 為企業維權承擔風險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當面臨專利侵權需要維權時,往往擔心在獲得賠償前能否支付巨額的調查費用和法律費用。很多時候,中小企業由于難以承擔這些費用就只能放棄訴訟維權,任由侵權行為發生。“專利執行保險作為專利保險試點的首個險種,在一定程度上分擔了投保人的維權風險,更好地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對保護知識產權推動行業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保財險)北京分公司責任保險事業部總經理助理陳鍵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徐正祥介紹,企業在支付小額專利保險費用后,投保專利維權過程中產生的調查費用和法律費用能夠獲得保險公司的高額費用補償支持,這種商業對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小企業的維權顧慮,降低了其維權成本。
記者還在采訪中了解到,2012年4月底,由中國人保財險開發完成的“專利執行保險”在江蘇鎮江落地。當時,江蘇正丹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投保的專利執行保險由江蘇鎮江人保財險簽出。該公司為每件專利支付2000元保險費,當遭受侵權時,在維權過程中產生的調查、訴訟和律師費用等,該公司將獲得由保險公司提供的賠付,每單最高可賠償4萬元。
“可以說,專利執行保險是為知識產權權利人提供的保險,保證被保險人有足夠的資金提起訴訟并維護權益。”陳鍵向記者介紹,投保人可以每件專利為單位投保;也可以產品為單位,將其所包含的專利投保;還可以企業為單位,將企業所擁有的專利投保,由投保人和保險公司商議后確定賠償的最高額度。
成立聯盟 提供投融資整體方案
為了引導創業投資、擔保、銀行、保險等機構為知識產權的孵化、經營、轉讓、許可等提供組合式的創新金融服務,提升知識產權經營和管理水平,中關村促進局與金融機構和專業服務機構發起成立了中關村知識產權投融資服務聯盟。據了解,該聯盟吸納了銀行、資產評估公司、證券、擔保、投資、知識產權代理等投融資機構及配套服務機構為聯盟成員,目前已有21家機構成為聯盟的首批成員單位。
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達晨)就是聯盟中的一家風險投資公司,該公司投資副總監周廣濤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公司將在聯盟中為企業分析其如何通過知識產權吸引風險投資。例如,企業的知識產權有沒有價值、企業知識產權產業化或實現價值的風險有多大、企業的知識產權是否存在權屬問題、是否具有持續研發的能力等,通過分析選擇具有高成長性的企業展開風險投資。
像達晨一樣為企業提供專業服務的機構在聯盟中還有很多:律師事務所為企業提供專業法律服務;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為企業專利申請、專利分析和預警等方面提供專業服務;銀行為企業融資提供資金……徐正祥向記者介紹,該聯盟以知識產權為主線,建立資源共享的業務對接知識產權投融資協同服務機制,將進一步促進資源共享,強化聯盟成員知識產權投融資協同服務,構建知識產權投融資快速通道和全流程服務體系,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提供貫穿整個知識產權價值鏈條的投融資整體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專利執行保險與該聯盟是配套的,如果投保人選擇聯盟中的機構代理維權,免賠額也會比較低。“引導和促進金融資源向知識產權要素的創新領域有效配置,將進一步加快知識產權創新成果的價值轉化,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動力,為推進企業創新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徐正祥表示。
相關鏈接
專利保險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國。1973年,廣告侵害被納入商業普通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而專利保險還沒有被正式提出。1994年,美國AIG集團響應企業界的要求,推出了第一份專利侵權責任保險單。
隨后,知識產權業較為發達的英國、日本也相繼推出專利保險,和美國相比,專利保險險種的保護范圍更進一步。英國推出了“專利申請保險”,該項保險的被保險人為專利申請人,是在專利權申請過程中就申請人的發明創造能夠獲得專利授權和免遭他人侵犯而提供的雙重保險。日本推出了“知識產權授權金保險”,該保險制度以日本企業知識產權的海外授權金收入為保險標的,如果被授權的外國企業因破產或外國政治性原因而無法給付日本企業權利金時,即以該保險來賠償日本企業權利金收入的損失。(知識產權報 記者 薛飛)
12-12-20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