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之舉助推大發展 廣西開展全民發明創造活動綜述
2012-10-29 13:26:00 來源:廣西日報
發明專利申請增長率躍居全國首位!
今年1-9月,我區共申請發明專利3410件,同比增長107.04%,增長率連續7個月位居全國第一;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9月末達到0.51件,同比增長37.80%。
近日,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這組新出爐數字,讓人們再次看到壯鄉人努力擺脫科技發展落后局面、力爭科技創新趕超跨越的決心和信心。
“一把手”主抓發明創造工作
這是一個跨度、難度都很大的目標!
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省區,廣西人決心要在5年時間里,打一場發明創造工作的翻身仗!
作為一個人才、創新資源都相對缺乏的落后地區,壯鄉人誓要在“十二五”期間,實現科技創新的大跨越!
“十一五”期間,我區申請發明專利量是“十五”時期的2.5倍,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2件。盡管如此,到2010年末,我區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僅有0.29件,僅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7%。與此同時,廣西的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僅有0.66%,遠遠落后于全國1.76%的指標。
“到2015年全區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要達到3件,基本達到全國中等水平”、“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2%。”目標寫在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里,寫進了廣西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成為“十二五”科技發展中兩項關鍵、核心的指標。
目標實打實,任務沉甸甸。
面對差距,面對壓力,廣西人沒有退縮。
2011年,針對實現“3件”目標任務的艱巨性,自治區主席馬飚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堅定信心,動員全社會特別是企業的力量,出臺綜合性措施,全力推動“3件”目標的實現。
自治區政府成立推動發明創造工作領導小組,由自治區主席馬飚任組長、副主席陳章良任副組長,27個部門主要負責人任成員,共同推進全民發明創造活動。參照自治區的做法,14個市也相繼成立了相應的推動發明創造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起強有力的全區發明創造工作的組織領導機構。
2011年8月馬飚親自召開發明專利專題工作會議,倡導在全區開展全民發明創造活動,配套實施發明專利倍增計劃,加強我區知識產權機構建設,加快發展專利代理機構,建設專利技術轉化交易平臺,設立專利專項資金支持發明創造。
2012年2月,全區發明創造大會召開,對全區發明創造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會上自治區政府與各市政府簽訂了發明創造工作目標任務責任狀,根據各市產業發展水平、科技創新基礎能力等條件,把全區發明專利申請量等主要指標分解到各市。
此后,14個市也相繼召開本市發明創造大會,貫徹落實全區大會精神,落實發明創造工作目標任務。自治區推動發明創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還將推動全區發明創造工作的任務分工方案印發各成員單位和各市政府,形成部門協作、上下聯動的推動之勢。
全民動員投入發明創造活動
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強力支持下,一系列有利于發明專利倍增的政策、措施出臺、推出。
2011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在全區開展全民發明創造活動的決定》出臺。
2012年1月自治區政府出臺《廣西發明專利倍增計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專利申請資助和獎勵暫行辦法〉的補充規定》。政策加大了專利申請資助獎勵和年費資助力度,提出對發明專利申請的最高資助額達每件4050元,對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每件獎勵2000元,對授權的發明專利自授權當年起6年內的年費給予70%至85%的資助。參照自治區的做法,各市也紛紛制定實施本級發明專利扶持政策。
2012年2月《廣西發明專利倍增計劃》全面啟動。這一計劃特別突出源頭創新,要求實施科技項目發明專利倍增工程。由自治區科技廳強化科技計劃項目以知識產權特別是發明專利為導向,推動政府科技計劃項目發明專利產出每年倍增,突出強化千億元產業科技攻關、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關鍵技術攻關、農業科技攻關、現代服務業和民生科技攻關等4類政府資助科技項目的發明專利產出導向。同時,構建發明創造高地,實施創新平臺發明專利倍增工程。引導推動千億元產業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各類創新平臺圍繞發明創造開展項目工作,追求研發成果的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大量申請發明專利。計劃還要求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企業等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建立完善發明專利工作機制和制度,優先支持企業實施能夠大量產生發明專利申請的技術創新項目。
為了營造創新環境,結合知識產權工作,自治區穩步增加科技投入,進一步優化創新環境。2011年自治區本級財政投入12.67億元,比上年增長16.6%。自治區政府組織實施了千億元產業重大科技攻關工程,在廣西14個千億元產業建立23個研發中心;同時,自治區有關部門創新人才引進機制,聘請多位院士和專家學者為創新型廣西建設出謀劃策。
專利倍增踏出堅實步伐
非常規扶持舉措,帶來非常規的發展速度。
2011年,全區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增長率扭轉了“十一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局面,專利申請量突破了8000件大關。
《廣西發明專利倍增計劃》出臺后,今年前三個季度,全區新增有效發明專利525件,9月末,全區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359件。廣西發明專利申請量在全國排第20位,比去年同期上升3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1個百分點,為實現專利倍增踏出堅實的一步。
而在加強專利中介和信息服務方面,通過《廣西發明專利倍增計劃》推進,全區沒有代理機構的9個市都與專利代理機構進行了對接,簽訂了共建聯絡處協議,使得專利代理機構分布做到全區各市全覆蓋。此外,還成功引進了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到賀州市設立辦事處,填補了賀州市專利代理業務的空白,新設立的北海市海城區專利代理事務所也已開展業務。桂林市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建成了面積為1560㎡的交易大廳,與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北京產權交易所、廣西聯合產權交易所、金馬甲交易平臺等單位進行合作,實現服務項目共享,開展知識產權交易服務。并引進桂林華杰專利事務所、桂林市銀盛行融資性擔保公司等十多個單位入駐中心,形成知識產權集聚服務。
2011年,通過重點聯系和幫扶行動,全區有23家大專院校、43家科研機構和653家企業申請了專利,分別比2010年增加4家、12家和223家,完成專利掃零單位239家,占有專利申請單位的1/3。
2012年4月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期間,我區正式啟動專利特派員工作,并計劃在兩年內,派出50名專利特派員奔赴區內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服務200家企業。
10月29日至11月1日,第一屆廣西發明創造成果展覽交易會在南寧召開。為了辦好這次大會,自治區本級財政決定拿出450萬元用于支持這項工作,其中150萬元作為評獎經費,用于組展單位、參展項目、傳統手工業創新成果以及中小學生發明創造特別獎項,著力把交易會打造成廣西“最高水平、影響深遠、確保成功”的發明創造交易會。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