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將用“非常手段”打造發明專利倍增計劃
2012-2-10 16:48:00 來源:廣西新聞網
目前我區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僅為0.4件,若要實現2015年“人均3件”的目標,專利申請量必須逐年倍增。日前廣西發明專利倍增計劃提出,將采取優先扶持企業能產生發明專利的項目、增設廣西專利獎、專利申請文視同大學生畢業論文等一系列“非常”手段,來實現這一“非常”目標。
須用“非常手段”
發明專利擁有量,是衡量一個地區科技水平的關鍵指標。這方面成績“全國第一”的北京,在2011年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高達26.78件。而我區的情況是:2010年末為0.29件,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2011年經過艱苦努力,指標提高到0.4件。
根據我區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全區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要達到3件,實現了這一目標,廣西的科技發展水平就基本達到全國中等水平。
“按常規手段,根本沒辦法實現這個目標。”2月9日,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自治區知識產權局局長李昌華表示,要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發明專利擁有量,必須采取強化企業發明創造主題地位、激勵全民創造等一系列非常措施來推動。
“從娃娃抓起”
全民參與發明創造“要從娃娃抓起”,正是“非常手段”之一。我區將加大對學生專利成果參賽的鼓勵,培養青少年專利意識,積極將小發明小創造申請專利,舉辦青少年發明創造大賽,評選一批小小發明家。
為鼓勵大學生發明創造,專利成果將作為學生學業評價的激勵因素,將學生專利申請文視同科技論文,作為理工科大學生畢業論文的選項。
不僅如此,對專利獎勵力度將加大。對所有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發明專利,統一按照每件2000元給予獎勵。另外還增設廣西專利獎,每年對運用后經濟效益顯著的專利項目給予獎勵,具體獎勵辦法另行制定。
給企業“定心丸”
企業是發明創造的主體,不光專利申請重要,獲得專利后的保護也很重要。近年來,“同仁堂”、“王致和”等老字號遭遇海外侵權,“今麥郎”、“老干媽”品牌也被一家德國公司搶注,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國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一直存在軟肋。
我區將建立和完善的知識產權預警和應急機制,是為了在有侵權行為發生時給企業服下一顆“定心丸”。
李昌華表示,這一機制可以針對一些產業專利方面的情況,尤其是重點的出口型企業,提前注意到易發生糾紛的事情,重點跟蹤可能發生侵權的情況,提醒企業在研發時應注意哪些方面問題。而一旦發生侵權情況,企業也有“定心丸”——將有專門的救助資金來進行支持和保護。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