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專利事業發展戰略寫下新的篇章,上海世博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完美收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飛機翱翔天際,中國制造的動車組跑出世界高鐵速度新紀錄,自主品牌閃耀世界杯和亞運會……2010年歲末,回首這一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可謂“百花齊放春滿園”。站在輝煌“十一五”即將結束的時間點上,展望“十二五”的錦繡前程,本報特推出“2010那些事兒”,分上下兩篇梳理這一年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的成績,從時事政治、社會熱點、產業觀察和案例集錦4方面與讀者分享這一年的精彩。
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2010年,注定是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不平凡的一年。年初1月,胡錦濤總書記考察調研了法士特公司、中國西電等陜西部分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在西電捷通調研時,胡總書記指出,要不斷研發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力爭在通信技術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歲中7月,溫家寶總理赴湖南長沙就經濟發展情況調查研究,并主持召開了湖北、湖南、廣東3省經濟形勢座談會。同時考察了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楚天科技等湖南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7月,胡錦濤總書記在河南考察了一拖集團、中信重工、洛陽軸承等部分河南知識產權示范、試點企業。進入歲末,溫家寶總理赴武漢就當前經濟運行情況進行調研。溫總理視察了武漢重型機床集團公司、武漢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等企業。在武漢重型機床集團公司考察時,溫總理表示,決定競爭力的,最終是創造、知識產權和品牌,是企業質量和效益。
點評:后金融危機時代,專利、品牌、自主創新越來越成為企業競爭的重要砝碼,只有擁有更多的知識產權,企業才能站在產業鏈的前端,獲得更多競爭優勢。在我國提出經濟轉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時刻,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企業的創新和研發能力,并高度評價了知識產權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這既反映出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高瞻遠矚,也是對所有從事創新、從事知識產權工作的人員極大的鼓勵。
事件影響力★★★★★
公眾關注度★★★★★
綜合評定★★★★★
上海世博會知識產權保護碩果累累
4月30日至10月30日,為期半年的上海世博會備受關注。除了讓眾多中外參觀者領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外,世博會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碩果累累。
上海世博會舉辦前,相關機構就先后制定和頒發了《關于印發2010年上海世博會專利執法維權工作方案的通知》、《世博會期間專利保護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關于各省區市參與上海世博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規定》以及《關于倡導本市商業系統開展“銷售真牌真品,保護知識產權”承諾活動的意見》等規定和文件。
上海世博會召開期間,知識產權保護和服務的主體貫穿始終,如世博參展服務中心在上海世博會期間處理了各種業務共500余件;上海12330熱線在原有的基礎上,開通了世博知識產權舉報投訴專線;由62名高校學生組成的知識產權志愿者服務隊全程參與世博會各項知識產權服務事務。世博會期間,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貫穿始終,知識產權志愿者也將保護知識產權的精神傳遞給了每一個世博參觀者。
點評:上海世博會,是一個全世界人民享受和體會現代科技文明的盛會。在這個盛會中,知識產權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做好知識產權服務,是上海相關知識產權部門在整個盛會期間,一直努力并付之于實踐的事情。上海世博會期間,一個整合專利、商標、版權、公安、城管、海關、文化執法等相關部門以及專家學者、律師等專業力量的世博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大格局得以形成。與此同時,尊重知識產權與創新的公眾意識在關注上海世博會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形成。
事件影響力★★★★★
公眾關注度★★★★★
綜合評定★★★★★
我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正式頒布
2010年初,國家知識產權局成立了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制定工作領導小組,啟動了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的制定工作。經過近1年的調研與編撰,在聽取業內專家、學者、企事業單位等各界代表意見,征求了最高法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工商總局等14個相關部門建議后,最終形成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2011-2020)。1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在第四屆中國專利周期間發布了該戰略。專利事業發展戰略從國家總體發展的戰略高度,明確了到2020年將我國建設成為專利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的目標;確定了“立足國情與面向世界相結合”、“政府推動與市場調節相結合”、“權利保護與維護公共利益相結合”、“全面推進與分類實施相結合”4項基本原則;突出了完善專利制度等戰略重點,確定了12個方面的重點舉措。專利事業發展戰略的頒布,必將為我國專利事業的發展打開新的局面。
點評:近30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專利戰略的發布,使我國創新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得到健全和完善,有助于規范市場秩序和建立誠信社會,有利于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和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有利于加快轉變我國外貿增長方式,優化進出口結構,提高我國外向型經濟的質量,必將為我國自主創新和經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事件影響力★★★★★
公眾關注度★★★★★
綜合評定★★★★★
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
11月5日,國務院召開的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決定,從2010年10月到2011年3月,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同時,成立由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任組長的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行動小組主要負責領導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推動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督促檢查各地區、各部門專項行動落實情況;督辦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重大案件。
根據國務院部署,國家知識產權局制定出臺了《知識產權局系統執法專項行動方案》,并將方案印發至各省市知識產權局。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還成立了以局長田力普為主任的執法專項行動督導機構,大力貫徹執行專項行動方案。各省市知識產權局根據本地實際,分別制定知識產權局系統執法專項行動方案,并迅速開展執法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點評:這是一次由上而下、雷厲風行的執法行動。從國務院到各部委,從中央到地方,全國一盤棋。這是對侵權者的嚴厲懲處,只有這樣,才能凈化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激勵更多權利人、更多企業投入到創新中去,從而帶動我國企業轉型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這也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在未來一年的良好開端。
事件影響力★★★★★
公眾關注度★★★★★
綜合評定★★★★★
專利周掀起宣傳新熱潮
11月7日至13日,第四屆中國專利周在全國各省、區、市同時舉行。此屆專利周以“運用專利制度,推動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為主題。專利周期間,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了全國知識產權局執法工作會議,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舉辦第十二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并在全國開展了專利電子申請推廣活動。在重慶主會場還舉辦了全國外商機構保護知識產權座談會、知識產權投融資論壇等一系列重大活動。
與往屆專利周活動相比,此屆專利周活動規模更大、影響更廣,成為全國性、標志性的大型活動。為形成“春辦宣傳周,秋有專利周”的呼應格局,此屆專利周承辦單位由往屆的各地國家專利技術展示交易中心轉變為各省、區、市知識產權局,此外活動內容也由以往的專利展示交易變為全面展示我國專利領域各項成就。
點評:這是一次盛大的專利盛會,地理范圍遍及全國,從重慶到北京,從省會到各市縣。這也是一次由知識產權局系統牽頭組織的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從專利發展戰略的發布,到中國專利獎的頒獎,專利領域重大的事件都集中在這一周舉行。所有活動的最終目的是以專利制度促進經濟發展,以知識產權文化激勵創新者的創新熱情,以尊重權利人利益樹立保護知識產權的社會氛圍。
事件影響力★★★★★
公眾關注度★★★★★
綜合評定★★★★★
海峽兩岸加強知識產權合作
6月29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在重慶簽署了《海峽兩岸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9月12日,該協議正式生效。根據協議要求,大陸有關方面同意11月22日起受理臺灣同胞提出的專利、商標、植物新品種申請的優先權請求。
11月15日,國家知識產權局以局令的形式頒布了《關于臺灣同胞專利申請的若干規定》,對臺胞專利申請、審查程序,特別是臺灣地區優先權的請求和審查程序作出了具體規定。11月2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初審及流程管理部受理了第一件要求臺灣地區優先權的專利申請。
11月18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了《臺灣地區商標注冊申請人要求優先權有關事項的規定》及相關書式的公告。公告顯示,自11月22日起,臺灣地區商標注冊申請人自其商標在臺灣地區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又在商標局就同一商標在相同商品上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可要求優先權。
點評:隨著海峽兩岸在經濟領域交流的增多,相應的一些制度變革也成為必然。為更好地保護兩岸知識產權權利人利益,《海峽兩岸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正式簽訂,隨著該協議具體內容的落實,兩岸在專利、商標、植物新品種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將更多,這必將為雙方權利人利益的保護帶來新的機遇。
事件影響力★★★★
公眾關注度★★★
綜合評定★★★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