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成功打造知識產權高地
桂林日報訊(記者廖紹芷)桂林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高新區是重點中的重點。多年來,高新區堅持走知識產權發展道路,專利年申請量和授權量一直位于全市12縣5城區之首。2009年共申請專利415件,同比增長10%,授權專利252件,同比增長26.6%,曾獲得“廣西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廣西信息產業人才小高地”、“醫藥人才小高地”等榮譽稱號。
為了打造知識產權高地,構筑技術優勢產業優勢,高新區建立了廣西最大的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廣西首個軟件外包基地和動漫基地以及留學人員創業園、博士企業孵化器、博士后工作站、桂林大學生創業園等孵化平臺,為自主創新型科技企業和專利項目孵化提供“一站式”服務。2008年12月,制定了《桂林高新區七星區專利申請資助及獎勵辦法》,這是廣西首個縣級政府制定的專利資助和獎勵政策。
為了適應成長型企業融資需求,緩解成長型企業融資難題,桂林高新區在原有孵化資金的基礎上,于2009年4月成立桂林國家高新區創新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桂林高新區創新擔保公司首期注冊資金6000萬元,目前注冊資金已增至1億元。擔保公司以市場運作為主,努力搭建和完善銀行與企業間合作平臺,與交通銀行簽訂了資金放大合作協議,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為創新型、高成長性、盈利能力強的各類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及各類商業信用擔保。據了解,擔保公司的成立與運營,使桂林高新區對企業的融資服務從10萬元提高到了百萬元數量級,極大地支持了年產值千萬元級的成長型企業。截至目前,擔保公司已受理12家中小企業提出的貸款擔保申請,已通過8家企業總額4000萬元擔保貸款的申請,發放擔保貸款2250萬元。2009年高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63.5億元。
好的政策好的環境讓落戶高新區的一大批“草根”科技企業茁壯成長。目前桂林高新區已累計孵化企業260多家,“在孵”企業253家,其中留學人員、博士企業71家,成為廣西最大的科技企業和留學人員企業群體。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已累計輸送了35家規模以上企業和8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按2008年前標準認定),分別占桂林高新區規模以上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1/3。累計實施各類高新技術項目1500多項,其中國家級科技計劃項目180多項,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22家(2008年前標準認定),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終端產品1072個,高新技術產品363個,45%處于國際和國內領先水平,擁有國內外唯一產品7個,國內唯一產品45個。
如今,在高新區,一顆顆自主創新“明星”、“新星”相互輝映。老牌科技企業如三金藥業公司如日中天,注冊國內外商標70多件,“三金”商標被列為“中國馳名商標”,申請專利發明76件,授權53件,并獲得第十屆、第十一屆中國專利獎。目前該公司有15項專利實現了產業化,在咽喉、口腔用藥和泌尿系統用藥方面已形成較強的專業和市場優勢,代表產品三金西瓜霜系列、三金片成為全國同類中藥的第一品牌。“新星”如桂林啄木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正快速上升,授權專利88%實現批量生產,其新產品超聲潔牙器是目前國內同類產品中唯一通過美國FDA認證的產品,并在美國、英國等17個國家注冊商標,遠銷93個國家和地區,占國內70%以上的市場份額。再如海威科技,是自主創新的又一顆“新星”。該公司是專注于LED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及安裝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形成可靠的市場份額,產品出口美洲、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地。近年來,公司注重產品研發,與廣西師范大學共同組建桂林市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功開發并形成了成熟的LED白光的生產工藝,LED路燈照明已進入市場;圓滿完成科技部創新基金項目“USB自由通道”,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海威科技憑借自主創新闖出了一片新天地,在國際金融危機下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2009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000萬元。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