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發明向來是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動力。近日,記者從桂林市知識產權局獲悉,今年該市將專利資助及獎勵專項費用由原來的10萬元擴容到了52萬元,以調動市民和企事業單位開展發明創造和申請專利的積極性,讓更多“草根發明”孕育為“桂林創造”,促進全市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
發明創造離不開人才,在這方面,桂林優勢明顯。不僅擁有8所高校,還有17個科研院所,79個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中心,3個自治區級和3個市級人才小高地,匯聚了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2萬名,人才占比在全區首屈一指。此次擴容專利資助經費,將使桂林市更多的專利發明人的成果得以展示,并有望扶持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前景的高新技術項目產業化。
據該市知識產權局統計,近年來,隨著桂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桂林市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顯著增強,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逐年大幅提高。繼2007年專利授權量在廣西率先突破500件大關后,2008年專利申請量又在廣西率先突破1000件大關,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居廣西第一。2009年專利授權量仍居廣西第一,且在最能體現專利質量的發明專利授權量上達到120件,遠超南寧、柳州的84件和40件,同比增幅高達81%。2009年該市每十萬人年度發明專利申請量達5.93件,遠高于廣西2.64件的平均數。
除專利資助及獎勵外,桂林市已在廣西率先設立100萬元的標準研制獎勵基金,2010年已對參與14個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研制的單位給予總額93.5萬元的獎勵,鼓勵搶占知識產權制高點,以贏得發展先機。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